相信剛開始學習設計、或者以后可能是甲方的同學,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,那些LOGO中的網格和圈圈,是什么意思、有什么用、是怎么做出來的,困惑了很多設計新人。很多人可能會說輔助線沒什么用、百分之九十的標志不是這么做的、大師的設計都是在草稿紙上畫出來的… …
下面我們就把心中,關于輔助線的疑問,羅列出來:
1.什么是輔助線?
2.這些輔助線在設計中有什么用?
3.設計過程中必須加輔助線么?
4.輔助線是最后加到設計圖上的嗎?
設計制圖中,一般有標準制圖和尺規制圖。
在早期的手工時期,沒有電腦制圖,所有的設計圖都是手工繪制,則就需要更多的輔助線,來幫助圖形標準化,以便在后期使用時、或復制中達到一樣的比例。雖然現在我們有了PS/AI/CAD等一些軟件,可以精確地畫出規范圖形,但設計中還是少不了輔助線,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設計。
標準制圖,一般也叫網格制圖,用來規范LOGO大小、最小使用尺寸,可用范圍 、位置、間距、比例、LOGO與企業名稱之間的關系、后期使用規范等。相當于施工圖,在使用過程中,要嚴格按照設計規范使用,比如下圖的福田標志(不僅有平面尺寸,精準的比例,還有立體三維制作的數據);
尺規制圖,就是利用幾何圖形 (圓、橢圓、圓弧、直線、三角形等)輔助完成LOGO設計,平時看見的那些圈圈叉叉,就是尺規作圖,比如錘子手機的LOGO。
輔助線是最基礎的規范內容
也許有人會說,輔助線就是為了提高bigger用的,但是我們標準化制圖,不只是為了做樣子給誰看,而是為了讓LOGO看起來更精致更美觀,每一個斜角、圓弧、間距、弧度都要做到統一美觀。輔助線的作用是規范制圖、輔助制圖。
最經典蘋果公司的標志設計,輔助線幫助準確定位了圖形線條,得到有規范性的數據,這樣才利于擴展、兼容到各個產品或場景中。
不光是蘋果這樣的大公司,現在越來越多的甲方,在看設計稿時,會越來越專業。并且大部分的專業設計師,在設計中,是會經常用到輔助線的。合理的使用輔助線,是設計的必要條件之一。
很多設計大師,不是只有創意,也正因為嚴謹、注重每一個細節,他們的作品才更出色。很多我們熟悉的設計師,也一貫秉承著專業的設計流程。
如果大家看過這些設計書,會很明顯的發現,每一個設計師的作品,都有完整、嚴謹的設計方法,他們會在需要的時候,使用輔助線來幫助自己,使設計作品變得更加完美。所以并不是只有百分之一的設計,才需要輔助線;大師做設計也不是隨手畫出來就可以的。
尤其在一些LOGO設計,和VI設計中,更要確保標志在不同應用范圍中,有準確性和一貫性。這樣在制作和施工時,就算對象、材料、時間、空間不同,也能準確無誤地制作出標準設計,達到統一性、標準化的。所以輔助線真的給設計的準確性、完整性提供了很大的幫助。
形態和視覺美感的選擇
當然,輔助圖形的使用,是為了最終完善設計,而不是在一開始就用到的基礎構型手段。我們不需要每個設計都強搬硬靠輔助線、輔助圖形、黃金比例等等。有時候設計師要更加相信自己的審美,不是所有用輔助線設計出來的東西都是“完美的”,有的時候適當的手動調整,比精確的輔助線更具美感。
舉例谷歌的logo,下面我們就拿規則的輔助圖形試一下:
縮寫的標志,“G”,看著方方正正,但是其實并不是正圓形,下面用一個正圓做出來的標志和他對比一下:
感覺修改過的標志,變大了一圈,外形是一個正圓了,但是沒有達到視覺平衡,整體不和諧,顯得一塊大一塊小。
Google的全稱標志,根據外型、顏色的不同,字母之間的間距不同。也是為了達到一種視覺舒適的目的,并沒有規規矩矩套用等間距大小。
所以在設計過程中,如果腦海里已經有這些輔助線的概念,那對你的設計是有幫助的,它會讓你在設計的過程中懂得如何調整,在視覺上看起來更舒服。但前提是這些輔助線,真的能提高視覺美感,否則的話,寧可讓設計看起來更自然,而不是硬塞到輔助線里。
輔助線什么時候加進去?
正如上面說到,輔助線是在設計時調整視覺,而不是最后把設計硬塞到輔助線里。如果單純生搬硬套,這些輔助線在視覺上,對你的設計毫無幫助,相反還會顯得雜亂;或如果為了表達設計中元素對齊等一些重要信息,在后期加上輔助線也是可以的。圖形上的每一條線與圓圈的使用,都是為了讓我們的設計更加完整、讓客戶更深入的了解logo的結構。
最后,在看到這些用圓及弧線切出來的設計時,會讓人覺得好的設計都得加輔助線,但是請千萬不要迷信,這并不是設計出來好作品的唯一方法。輔助線只是幫助我們更好的解釋圖形、調整設計、規范實際應用與制作。